宏观审慎监管下的银行业发展之道
目前,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要的变革,这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使各国的监管层将视线转向了对金融业的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和实务界都认为,对银行业的微观审慎管理即使是有效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根据二十国集团(G20)倡议,在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主导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宏观审慎监管逐渐被各国所重视,对金融监管体系方面的改革也正朝着宏观审慎监管方向前进,这些监管改革趋势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必须“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基于此,我们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及其给我国银行未来经营带来的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积极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监管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之道。
一、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践
宏观审慎监管最早是由国际清算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认为监管当局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风险,不足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因此监管者应具有宏观视野,关注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选择主要考虑三方面内容:一是针对各类顺周期因素积累,源于总量的宏观风险,考虑采取逆周期行动。逆风向调节机制作为一项跨周期的制度安排,在经济上行期增加动态拨备和资本要求,约束信贷过度增长,防止资产泡沫的累积;在经济下行期降低拨备和资本要求,缓解信贷萎缩和资产价格下跌,平滑经济波动。二是针对跨行业风险方面,考虑不同银行机构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程度,确定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市场和工具的范围,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机构制定严格的规则,或收取系统性风险监管费以及额外费用。三是针对银行体系的结构特点,研究限制风险承担和增强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的措施。
1、国际宏观审慎监管改革实践http://www.ukassignment.org/fxgllw/
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宣布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作为全球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国际组织,该组织将评估不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推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监测市场发展并对监管政策提出建议,对国际监管标准制定部门的标准制定工作进行联合战略评估。
2009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计划通过新设立一个包含主要金融监管机构成员在内的“金融服务管理理事会”(FSOC)来负责美国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紧接着,欧盟委员会也宣称要成立由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以及欧盟银行、保险和证券三大金融行业监管者组成“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主要负责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宏观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建议应采取的措施。
2、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改革动向
我国是20国集团的一员,强化对金融业的宏观审慎监管是我国监管制度改革的一大趋势。“十二五”规划的相关文件也明确指出,要积极吸取金融风暴的教训,逐步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应将银行系统性风险纳入到监管范围,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笔者预测未来我国有关宏观审慎方面的政策会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能出现的特点有:第一,监管重点会倾向大型银行。历来我国的监管政策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和限制要严于大型银行。但从美国的改革思路看,应该加强对大型、具有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此次危机也显示出大型复杂银行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的严重性。第二,国内对于银行业务的监管范围会扩大。美国的改革把之前没有或很少监管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冲基金以及信用评级机构都纳入到监管中去。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衍生品的发展,未来对金融业务的监管范围也会扩大。按照国际上薪酬政策的原则,我国也会加强对银行高管薪酬约束。第三,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将不断得到创新,审慎监管的方式也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1、大型银行金融机构在国内外市场会受到更严厉的监管和约束。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业界充分注意到了“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对系统风险的影响,一旦这些机构破产,将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关联效应。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型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必然会受到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影响。一是我国的大型银行一般都在积极进行跨国经营,国际上对大型金融机构审慎监管的加强将极大地增加银行在国外经营的难度,在开展业务时受到的限制也会增多。二是随着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完善,长期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也会同国际监管框架相一致,监管的规则、范围及体系也都会按国际上的标准或原则来调整,金融监管标准将提高、监管范围将扩大、监管力度也将加大,这些监管环境的变化都会使银行在国内的业务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2、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将加大各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压力。伴随着宏观审慎框架的构建,监管部门对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的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整体上来说主要依靠的还是传统的指标检测方法,对诸如情景分析等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方法的运用较少。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离宏观审慎监管所要求的还存在一定距离,这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挑战。
3、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不健全。从总体上说,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高度依赖外源融资,内生能力不够强大。在存贷款利差受到保护的情况下,不断做大存贷款规模成为盈利的最便利途径。另外,我国银行业存在的股权高度分散,缺乏实际控制人等问题也导致了商业银行规模至上的发展模式。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众多银行广泛利用外源融资。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外源融资规模为2500亿元,2010年五大行的再融资规模超过5000亿元,2011年银行再融资热情也丝毫未减。资本市场资金的有限性使得外部融资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对银行业的合理规模扩张构成威胁。
4、业务与客户结构不合理逐步积聚系统性风险。业务结构上,当前国内银行业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20%左右。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37%左右,而欧美主要银行的零售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普遍较高。如2008年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就分别达到63%、75%;客户结构上,目前国内不少银行已将中小企业业务上升至战略高度,但尚未完全构建起成熟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而且“垒大户”的现象仍在继续,尤其在资源紧缺时,抢大客户、抢大项目的现象仍然严重。这些都使得我国银行业贷款的行业与客户集中度较高,系统性风险不断积聚。另外,我国银行在经营中比较重视短期利润而忽略了日常风险的积累,从而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