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斯蒂芬•克兰(Stephan Crane)诗中意象的运用
摘要:诗歌中经常运用意象来寄托主观情思。斯蒂芬•克兰尝试写自由体诗歌, 为意象派诗人以及早期现代派诗人奠定了基础。下边我们就从寄情于物,抒发情感;主题鲜明,意绪无穷;不肯殉葬,寓意于象分析一下斯蒂芬•克兰(Stephan Crane)诗中意象的运用。
关键词:斯蒂芬•克兰;诗;意象
一、意象的定义
据《周易•系辞》记载,其中就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就是意象理论在中国的起源。《周易》中的象指的是卦象,是一种符号,是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 它属于哲学范畴。诗学中的“象”从《周易》的卦象理论借鉴而来,但是“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而且诗中的“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
童庆炳先生——文艺理论的先驱, 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意象”作了如下界定: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1。同时他也进一步为我们区别了意象与意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意象与意境的区别: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就组成了意境,因此,意象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手段或途径。
西方文学家也就意象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正如康德所说意象是“想象力重新建造起来的感性形象”3。意象大致分为描述式意象、比喻式意象和象征式意象。
总的来看, 尽管文学理论家的意见尚有分歧,但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意象是寓“意”之“象”, 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但又不是一般的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再现,是以往感性或知觉经验在意识中的再造或回忆,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二、诗的意象
在诗中运用的意象手法应该在意象理论形成之前。相传舜禅位给禹之时,《卿云歌》中就娴熟地运用着意象:“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4。它以祥云灿烂,延绵不绝,日月光辉,永驻人间,象征国运昌盛,教化#p#分页标题#e#http://www.ukassignment.org/ 广远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运用有不同表述: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5;谢榛说“景乃诗之媒”6;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7; 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些意象手法的运用都是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这也体现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
中国传统汉字的象形特征与诗的意象表达手法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曾感叹道:“用象形构成的中文永远是诗的,情不自禁的是诗的,相反,一大行的英语字却不易成为诗。”源于原始的类似图画的符号的象形汉字在中国汉字发展史上起重大意思如“日”、“月”、“水”、“火”、“山”、“川”、“马”、“牛”等基础文字。虽然现代汉字中的意象文字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少,但是诗的意象表达中,主要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汉字与词汇,而不是依赖组成词汇的单字本身的形象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字对诗的意象的表达是不无助益的。
西方的意象艺术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开始的, 其中庞德可以称作意象派的领袖。庞德等人领悟到意象艺术是通过阅读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发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是:“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在西方,意象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虽然时间尚短, 但是意象诗已经广泛使用。西方的诗人多运用明喻或暗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所谓喻象。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三、斯蒂芬•克兰(Stephan Crane)诗中的意象
斯蒂芬•克兰( Stephen Crane),又译克莱恩,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兼短篇故事作家,常被称为美国第一位现代作家。 克兰于1871年出生于新泽西, 1900年因患肺结核在德国英年早逝,年仅28岁。作为小说家,克兰的中篇小说《街头女郎玛吉》 (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1893), 和长篇 小 说 《红 色 英 勇 勋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1895),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前者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然主义作品,而后者更是开创了美国反战小说的先河。作为短篇故事作家,他著有多部故事集,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当属 《海上扁舟》( The Open Boat)。作为诗人,克兰发表了 《黑骑者》 (The Black Rider, 1895) 和 《战争是仁慈的》 ( War is Kind, 1899 ) 两部诗集;第二部诗集的标题诗 《战争是仁慈的》 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反战诗歌之一,还被著名诗人约翰•贝里曼称为“美国 19世纪最重要的诗歌之一”。虽然克兰一生写诗不过区区百余首,但有的评论家却把他与多产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同视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可见其在美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p#分页标题#e#
1.寄情于物,抒发情感
克兰的风格简洁质朴,常常通过寓言式的意象揭示生活的真谛。在克兰的一篇讽刺短诗中, 他构思了一个意象——把世界看成一只小船, 这首诗一开头便说:“上帝精心塑造了世界这只船”。 这是一种传统的说法,许多诗人小说家都喜欢把世界比喻成 一只行驶在宇宙中的航船。接着他在诗中叙述说:“上帝一回头,船就悄悄地溜走了。”
接着他又给出了一个意象——这只船尚未全部建成, 还缺一只舵。 这只没有舵的船悄悄地溜走了,人无法操纵它,不能把握方向, 因而只好听凭风浪的摆布, 成了一只漂泊不定的航船。这首诗形地 象说明了人对宇宙的无能, 人在冷漠的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就象一只漂泊的小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克兰的另一首讽刺短诗,则从另一面说明了宇宙对人的冷淡无情。 这首诗就是《一个人对宇宙说》, 其中写到:
“ 先生,我生存着呢!”
“可是,”宇宙回答说,
“你生存着并不我对你负有义务。”
短短几行诗,寓意却无穷。他运用了宇宙这个意象, 揭示了自然主义者对宇宙和人的本质关系的看法,换句话说,人生存着和宇宙毫不相干,宇宙对人不承担任何义务。
2.主题鲜明,意绪无穷
斯蒂芬•克兰的《战争是仁慈的》一诗中大量运用了意象来描写战争的场景。其中,第一、三、五节运用意象描写了战士受伤死亡的场景及其亲人的反应,而第二、四节采用的则是更普遍常见的战场意象描写方式。这些场景和意象映射了战争的野蛮及其固有的残酷。许多人评论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为现在电影中普遍运用的近景(或特写镜头) 和远景 (或大背景、大画面)的写意手法。
克兰刻画了许多传神的意象,因此评论界把他看作是意象派诗歌的先驱。 第一节,诗人用一个鲜明的意象生动刻画了战士在战场上的阵亡的场景:战士中弹跌落战马,垂死挣扎,并在绝望中死去,而脱缰的战马则独自飞奔而去。自此以后美国西部电影中经常运用战马从其跌落的主人身旁飞驰而去的这一意象。第三节,诗人运用意象刻画了一个因窒息而顿足捶胸的战士来惊醒孩子不要因为父亲的阵亡而哭泣。这位战士的形象栩栩如生:他的胸部中了弹正对着自己的胸膛大发雷霆。在诗的第五节中,克兰突显的是战士亲人闻知噩耗的反应并又奉劝一位战士的母亲不要因为儿子的殒命战场而伤心落泪。这大大不同于一、三节中的战士的死的刻画了。
不同于第一、三、五节中的特写镜头,常见的战争意象和画面在第二、四节中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如战鼓、军旗和尸横遍野的战场。第二节中想象了战鼓被擂得嘶哑了,冲锋呐喊的战士们也愈发奋勇作战的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诗中的“隆隆但嘶哑的战鼓声”是一个颇为生动的意象来说明战争的旷日持久。 另外, 本节中glory的运用表达了一语双关的意思。一方面glory本意是“荣誉”或“荣耀”,诗中指战士为能走上战场、冲锋陷阵而引以为荣。另一方面, Old Glory(星条光荣) 又是美国国旗的别称,即战士背负着为国捐躯的理想而浴血奋战。#p#分页标题#e#
第四节中诗人运用了诗的破格和战旗的意象来表达其特殊意义。众所周知,秃鹰是美国的国鸟,象征着勇猛、力量和胜利,因此美国的好多旗帜上都印有鹰的图案,包括军旗。 秃鹰的头顶长着白色的羽毛,而诗中诗人确说雄鹰有金红的羽冠饰顶。 这里是诗人特意这样把鹰的羽毛描写成金色, 因为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是一个贬义相当强的词,会使人联想到“火”和“血”,它象征着残暴、流血;而金黄是皇家气派的象征。诗人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为了表达士兵的英勇, 他们甘愿为统治者抛头颅洒热血。
3.不肯殉葬,寓意于象
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之一是为了避免使作者尴尬,使作品成为殉葬品——对某一社会理想、社会力量、社会人物的判断上的天真和缺乏远见。 如果诗人是要把某种精神的维生素提供给读者, 可以运用意象表达给诗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斯蒂芬•克兰的《心》就是一首人人都会喜欢的整体意象诗。它表达了人的共鸣:在现世生活中,每个人如果在心底里奋力挖掘,都会品味到内心的苦——那些沾沾自喜而觉得快乐的人,其实要不是在自我蒙蔽,就是因为感觉麻木而导致意识的味蕾瘫痪,无法感知到苦之味。苦是各种各样的,但都是苦,苦有大小,也有深浅。甜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欺骗他人来树立自己幸福快乐的形象,欺骗自己以便让自己的主观认为自己活得比较成功;只有苦可以让人保持清醒。
敢于说出苦和承认苦才是真实的,也只有真实才是值得信赖的树木。因此,世界上的苦大于甜:忙乱是苦的,焦虑也是苦的,这些苦把人的心占满,迫使人每日里都为了去掉它们而不断地折腾和运动,使这些苦或者蒸发或者发酵转化成别的滋味。 顺理成章,这些苦就成了人的动力来源,也是人一生都在辛苦而为的惟一的事。曾经有科学家说过,苦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味道。这是理性的定义。斯蒂芬•克兰说,"因为它苦,因为它是我的心。"这是感性的承认。
四、斯蒂芬•克兰(Stephan Crane)诗的意义与作用
克兰的诗写法自由,不落传统之窠臼。在语言风格方面,诗中采用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措辞。有的语言近似于日常用语致,有的语言则加以修饰或夸张,而且运用了一些诗歌传统,比如尾韵。多种意象的运用是克兰诗的特色与亮点,而且使看似相对简单的诗歌变得相当有深度。他用意象诉诸感性来作另一种表达。 在克兰简明的、轮廓鲜明的描述和集中描写世界的“客观现实”方面,他影响了包括洛维尔和威廉姆斯在内许多现代意象派诗人。克兰对自由体的尝试为意象派诗人以及早期现代派诗人奠定了基础。#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现代诗学》,陈圣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会,1998.9
2.林骧华主编,《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此诗原出《尚书大传》,不见于先秦文献,或疑为后人伪作。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1、《文艺理论教程》
2、《现代汉语词典》
3、康德
4、《尚书大传•虞夏传》清卢见曾辑.《尚书大传》[M].乾隆二十一年刻(1756)
5、文心雕龙
6、谢榛在《四溟诗话》
7、王夫之《 姜斋诗话》
意向的定义
1. 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心语博客
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 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
sanshilly1969.bokee.com/viewdiary.177643997.html - 39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